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 鄞柱平 林少丽 赵丽蓉 记者罗勉 从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金和镇山湖村了解到,该村一年多来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发生了大改善,建设了苗圃场发展苗木种植,引入了乡村旅游综合发展项目……
该村党总支书记杨少游谈起村里的变化,以前因为穷,没人愿意来我们村,现在不少项目都争着来。山湖村的发展变化离不开国家精准扶贫的好政策。2016年,根据省委、省政府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部署,省交通集团定点帮扶山湖,并派出扶贫工作队入驻该村。扶贫工作开展一年半以来,山湖村慢慢变了样。
改善基层条件 夯实发展基础
该村总户数1203户、总人口7033人,其中相对贫困户132户501人。省交通集团挂点后,驻村工作队在深入调研、摸清“家底”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了三年脱贫攻坚规划,采取一系列的脱贫措施。
针对山湖村基础设施落后的实际,广东省交通集团决定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于今年初全面启动投资560万元的路桥改造项目。该项目包括将长0.8公里、宽5米的村道扩建为宽7米并加铺沥青路面的进村大道;宽2.5米的西门危桥拆除重建成宽11米的景观桥;合计1.6公里的5条环村道路硬底化。路桥改造项目已于今年8月全面建成,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极大地改善了该村交通条件。与此同时,总预算1000万元的全村自来水、公共服务中心综合楼、光伏发电、人居环境改善等项目也相继启动,为山湖村的脱贫奔康夯实了发展的基础。
广东省交通集团还积极联系引导社会资金到山湖村开发旅游资源。经多方共同努力,去年8月,山湖村成功引进“互联网+农旅结合乡村综合体项目”,与深圳一家公司签订30年期限的用地合作协议,从2017年起村每年通过出租土地和湖面可收入将近200万元,为部分贫困户和村集体经济增加了长期稳定的收入。随着项目的推进,还将进一步推动贫困户劳动力就业、增收,发展山湖村“互联网+农旅”产业。
发展苗木产业 促进农户增收
变化的不仅仅是山湖村的发展条件改善了,更直接体现在贫困户生活上。
今年69岁的村民杨汉规,儿媳妇身体残疾,3个孙子在上学,一家7口经济来源仅有儿子每月打工2000元和家里的1亩多水稻,生活十分困难。今年4月开始,通过省交通集团的帮扶项目——苗木种植,为他一家带来增收。
去年以来,广东省交通集团通过多方调研后确定苗木种植作为山湖村发展的主导产业,并筹集资金170万元兴建了山湖村苗圃场,帮扶山湖村发展苗木种植主导产业。苗圃场采取“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统筹和盘活全村苗木种植资源,吸收贫困户劳动力,并以“提供幼苗、技术扶持、包购成苗”的方式带动村民特别是贫困户分散种植苗木,每亩每年收益达8000元。苗圃场每年不低于40万元的利润全部用于贫困户脱贫增收和增加村集体收入,并带动20多户贫困户分散种植苗木增加收入。
在此基础上,广东省交通集团积极推动苗圃场苗木电商销售,成功举办“山湖村苗圃场电商推介会”,力争将苗圃场打造成“互联网+扶贫”电商龙头企业,逐步形成稳定的客户源和产业链,使主导产业在集团帮扶工作结束后能长期可持续发展,形成脱贫长效机制。
抓好转移就业 推动稳定脱贫
就业一人,脱贫一家。在抓好产业帮扶的同时,广东省交通集团充分利用下属基层企业的用工需求,对山湖村贫困户劳动力给予降低部分招工条件的特殊照顾,大力实施劳动力转移就业项目,每年分批将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劳动力转移到周边高速公路的收费员、保安等岗位就业。目前已完成23人的转移就业,每人每年收入达5万元以上,使22个贫困家庭共116个贫困人口实现了稳定脱贫。
另外,该集团驻村工作队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和教育帮扶。组织28名贫困人员参加了6期农业技能培训和电工类、建筑类相关专业技能的考证培训;积极动员和组织符合条件的8名贫困户子女免费就读职业技术学校,着力提升贫困人员劳动技能,增加就业机会。
在广东省交通集团的帮扶下,山湖村顺利完成60户162人在2016年脱贫、其他贫困人口逐年增收的目标任务。目前,山湖村被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全国196个、广东5个贫困村定点观测点之一。省交通集团定点帮扶山湖村事例被省扶贫办作为全省典型案例上报国务院扶贫办。对此,该集团驻村工作队表示,接下来,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继续在当地党政的支持下,加大帮扶力度,确保不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不丢下一个贫困群众,全力把山湖村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