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报:互联网推动中国公益“弯道超车”
发表日期:2017-06-21 06:37:20

      谁也不会想到,互联网介入公益慈善不过短短几年,却几乎重新定义了中国的公益慈善,并使得中国的互联网公益走在世界的前列。

  在如今的中国,公益早已不仅仅是捐钱捐物,互联网时代,你每天都在不知不觉中用“指尖”做公益。通过微信运动,腾讯号召用户“捐步”帮助慈善项目筹款;支付宝正鼓励消费者用“低碳消费”,兑换在库布齐沙漠种植的梭梭树;京东设置了“一键捐赠”功能,利用自己的物流体系为爱心项目配送物资;各种众筹平台联通社会公众,帮助了无数因病因灾需要救助的人们。更不用说,几乎所有的移动支付平台的手机应用软件上,都会有爱心捐赠的接入口。

  不知不觉中,中国的互联网行业正在用它们的方式,打造着一个与传统观念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全新公益与慈善。

  

互联网成就“人人可公益”

  “中国互联网对公益最大的推动,是让公益人人可及,让公益变成了一种日常生活方式。”6月13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上,腾讯主要创始人、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发起人兼荣誉理事长陈一丹说,“透明、科技、连接”三个关键词正是中国互联网公益从零起步到目前走在世界前列的基因。

  在陈一丹看来,传统的公益慈善模式中,容易存在信任的“黑盒”,受助方、捐赠者、公益机构三方没有办法建立连接,信息流通不畅。而在互联网中,捐赠者从爱心捐助的那一刻开始,会不断得到反馈,得知资金的去向、项目的进展。企业要想在互联网时代的公益事业中有所创新,更需要贡献自己在“透明、科技、连接”方面的资源和优势。通过“多地、多点、多项目”的连接,平台、捐赠人、公益机构、企业与受捐赠人五方,正在逐渐构成一个完整的公益生态。在连接了熟人网络、社交媒体后,公益慈善机构的线上、线下多种宣传渠道就实现了融合。而在连接了互联网企业的各产品线之后,他们还可以利用媒体弹窗、网络广告等资源。

  同时,新的互联网公益模式,也在倒逼公益组织主动进行项目信息披露,财务披露和成果披露,否则你就很难获得更多公众的信任,筹集到更多的善款。此次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上,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发布十年来的统计数据,也证实了上述观点。

    

越来越“互联网化”的公益事业

  在过去十年间,仅仅腾讯公益平台就累计获得捐款18.9亿元,参与捐款人次1.1亿,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公众慈善筹款平台。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理事长郭凯天透露,腾讯基金会在成立第一年里,对公益的认识还停留在“捐钱捐物”的阶段,但是后期逐步发现,这不是企业最擅长做的,也不是社会最急迫需求的。如今,他们将腾讯的角色定位为了“爱心人士、企业和慈善组织爱心的连接器和放大器”。值得注意的是,腾讯平台上筹款总金额、项目总数呈现出“加速度”的增长趋势,2016年全年腾讯公益募集善款超8亿多元,是5年前的30倍,而参与人数也达到了2012年的20倍。2016年腾讯公益所筹得8亿多元的捐款额中,有98%来自移动端,只有2%来自非移动端(包括PC)。这意味着,随时随地行善事、动动手指做公益在中国已经成为已经非常普及的事情,中国的公益事业已经越来越“互联网化”。

  有意思的是,2014年以前,单次捐款20元以下的捐赠,是爱心网民的主要选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人在意识到互联网公益的透明性,开始逐渐提高了自己的捐款额度。2016年,单次100~999元的捐款比例突破了捐款总数的50%

  数据还显示,规模较大的成熟型公益组织、项目依然得到更多捐助,20%的大项目吸引了80%的捐款,“小而美”类型急需获得更多资源。大灾难、疾病,或催人泪下、能打动人心的项目,捐款额单位时间内筹集额最高。而环保类、文化类项目在互联网里,由于项目周期长,其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组织耐心、持久地与捐助者进行沟通。

  “互联网提升了我们整合资源与跨界创新的能力,所以只要有行动,外行一样可以改变公益。”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李一诺说。

  此外,新科技也在通过互联网不断应用到新的公益项目中。近年来,互联网将社交因素注入公益,并结合移动支付方式使网络公益平台获得高速发展。从此,人们再也无需记录受捐账号、到银行柜台、填写各种汇款单据,只需要动动手指,几秒钟内就可以直接完成所有程序帮助别人,并通过网络随时了解善款使用进展。“互联网的发展大大降低了公众劝募的成本,互联网募款平台可以借用技术优势,将平台用户转化为捐赠人。”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潘江雪说。

  

营造互联网公益新生态

  “在中国,公益事业已经成为互联网巨头们你追我赶的新跑道。”在峰会上,一位专家如是说。除了腾讯,中国的诸多互联网企业都在纷纷利用自身的专项和特长不遗余力地推动者互联网公益的发展。根据阿里巴巴披露的数据,在2017财年中,通过公益宝贝、公益网店、公益广告联盟、公益众筹、公益拍卖、充值公益、一JIAN公益等产品,有超过3亿用户、178万卖家通过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平台参与了公益行动,共推动社会公众47亿人次参与公益。

  “借助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中国的公益行业迎来了弯道超车的机会。”爱佑慈善基金会理事长王兵告诉记者,前不久爱佑举办的一个慈善论坛上,中国的专家们向美国的公益同行分享了很多中国通过移动终端筹募善款的案例,结果让美国人“很震惊”。“要知道,他们现在很多时候募款还在用邮件和挂号信,而中国通过‘指尖公益’已经能在短时间聚集上亿元的捐赠人。”王兵说。在王兵看来,公益不应该是独立存在,而应该不断和其他资源去发生连接,发生化学反应,由此不断催化新物种、新形式,这种结果将令中国的公益事业充满活力。

  “一个行业只有各方互联才能形成生态。”陈一丹在峰会上还透露,腾讯将首期投入20亿元的广告资源推出“创益计划”,助力公益机构和项目提升公益创意传播能力。这一次被“连接”的,不仅仅是公益组织和捐赠人以及求助者,而是要搭建一个囊括公益机构和项目、创意团体、广告创意评选机构以及社会大众在内的连接平台,激励多方在充分互动中产出优质的传播成果,帮助公益机构和项目提升公益创意的展现能力,并借助平台能力,实现价值提升。这也是腾讯公益从作为公益平台的“连接器”,到营造公益生态的“催化剂”的一次主动探索。

  “公益慈善是人类最古老的事业之一,互联网公益还很年轻,正在向上生长,未来充满无限潜能。”陈一丹表示,未来的互联网公益,在于心智的运用、人机协同、保持组织形态和心态的开放。“中国互联网公益的同行们,应该立足全国,放眼国际,共同推动中国互联网公益的发展,用科技力量结合善意,去建设更美好的世界。”陈一丹说。



来源:人民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