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社会组织数量逾12600家 民办科研机构成科技领域的“第三支力量”
发表日期:2018-06-28 11:18:57

深圳特区报讯 (记者 李舒瑜)我市社会组织蓬勃发展,截至今年3月底,数量达到12612家,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的数量9.6个,高于北京、上海、广州。昨天,市政府关于社会组织改革发展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根据报告,深圳的12000多家社会组织中,社会团体5974家,民办非企业单位6331家,基金会307家,行业协会625家,异地商会309家,社区社会组织4033家。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相比,我市社会组织数量与北京(12151家)持平,高于广州市(7517家),低于上海(15472家)。

从整体结构看,全市社会组织以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类最多,达7216家,占比超过57%,其次是慈善类(社会服务)2612家,占比超过20%。其中,市级慈善组织139家,10家慈善组织取得公开募捐资格。根据2016年度报告统计,全市社会组织接受捐赠超过14.42亿元,其中基金会接受捐赠数量最多,为11.98亿元,占捐赠收入总额的83%。从综合实力看,我市社会组织总资产接近300亿元,从业人员超过16万人,其中专职工作人员超过12万人,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在民政部门登记的民办科研机构发展迅速,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民办科研机构447家,涌现出华大基因、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等一大批跻身全球领先水平的科研机构。这些民办科研机构作为科技领域的“第三支力量”,既有政府兴办科研机构的责任担当,又有企业举办科研机构的灵活高效,已呈现集群优势和成效,将有力推动科技体制深化改革和科技新生态的形成。

报告提出,我市将继续加大社会组织培育扶持力度,扩大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范围和规模。对民生保障、社会治理、公益慈善、行业管理等公共服务项目,同等条件下优先向社会组织购买。


来源: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