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第五届慈展会现场。
■ 深圳特区报记者 戴晓蓉 通讯员 慈组宣
2012年,民政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工商联、广东省政府、深圳市政府等联合创设了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简称中国慈展会),并永久落户深圳。作为国内唯一的国家级、综合性、国际化的慈善行业盛会,中国慈展会已成功举办五届。
经过五届的创新与探索,慈展会已成为推动社会建设和慈善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展示慈善成果、对接慈善资源、传播慈善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据统计,五届慈展会均覆盖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港澳台地区,吸引了7484家机构参展,近82.6万人光顾展会,对接项目2185个,举办各类公益慈善活动1254场,培育了一大批典范慈善组织、项目和公益人才,在全社会营造了崇德向善的良好慈善氛围。
第六届慈展会以“聚焦精准扶贫,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将于9月20日至22日在深圳会展中心召开。本届慈展会将全力打造社会力量响应国家战略、助力脱贫攻坚的动员参与平台,扶贫项目与慈善资源的撮合对接平台,慈善文化的交流传播平台,通过展示交流、研讨会议和资源对接等板块设置和安排,推动社会力量勇担新使命、展现新作为,积极引导社会组织、专业人才、社会资本等各类慈善资源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有效激发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四个层面的供给侧叠加效应,为推进精准扶贫、助力脱贫攻坚、共创美好生活作出积极贡献。
主题从宏观到聚焦
切实推动我国慈善事业创新发展
慈展会主题从首届的“发展·融合·透明”到第五届的“以法兴善、助力脱贫”,主题根据时代发展需求不断聚焦、日益精准衔接时代热点难点,引导社会各界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推动参展机构与参会人员围绕主题深入探讨,汇聚全球慈善公益领域的先进理念、创新成果与社会资源,推动慈善行业的创新发展、持续发展和共享发展,增强了社会各界参与慈善事业的信心和动力,对加快推动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第四届开始,展会主题就聚焦扶贫攻坚,积极汇聚更多社会慈善资源投入扶贫济困领域,在全社会形成了合力攻坚、助力脱贫的生动局面;展会有关慈善立法、慈善信托的研讨成果更是被慈善法所吸纳,有力推动了相关领域慈善法规政策的出台或完善,促进了现代慈善在理念、模式、手段、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创新与发展;慈展会权威发布了《中国城市慈善发展研究》、《中国慈善捐助报告》等系列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资讯,进一步集结了社会共识,树立了行业发展的风向标。
参展主体日益多元
创新搭建慈善事业跨界合作重要平台
从首届544家单位参展到第五届的2600多个慈善组织、企业和个人以及75个国际公益组织参展参赛,慈展会参展数量稳步提升,参展规模增幅约378%;参展主体也日益多元丰富,企业、慈善组织、基金会、政府、科研媒体机构、国际公益机构、个人等各类参展主体不断涌现,五届共汇聚了6877家国内外具有影响力和创新特色的慈善组织,展示推介了近3万个品牌慈善项目,宣传推介了553家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中的优秀案例、公益项目和突出成果。
慈展会持续凝聚了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社会各界力量,架起了各类慈善主体交流、合作、对接的桥梁,开辟了一条跨界合作、开放共享、共建共赢的慈善发展新路径,加快形成了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的合力。
资源对接趋向多样化
稳步促进慈善资源全要素整合对接
在慈善资源对接方面,展会通过创新资源对接方式,健全资源对接平台和标准化服务体系,在历届的探索与创新中,逐步搭建起慈善项目、资金、人才、技术、场地、理念、模式等慈善资源全要素的撮合对接服务平台。第一届率先将公益项目引入会展业;第二届高度重视资源与需求对接,采取了多渠道的征集、全方位的信息共享、针对性的推介洽谈等措施;第三届首创了慈善资源对接系统,形成了慈善资源对接“长名单”;第四届健全资源对接平台标准化服务体系,规范资源对接工作,创新资源对接方式;第五届以项目资助、公益创投、社会价值投资等方式联结跨界力量,汇聚更多社会慈善资源投入扶贫济困领域。
五届探索、五届发展,慈展会资源对接从首届的达成合作意向项目272个,到第五届的达成资源对接项目510个,慈善资源对接系统不断完善,为慈善组织、慈善项目和公益产品等各类慈善主体和要素资源,提供全方位宣传、展示、对接等系统服务,创新促进了各类慈善主体间的跨界合作与交流融合,以及各类慈善要素资源在慈善主体间的合理流动与有效配置,切实推动了慈善事业的多元融合与创新发展。
展示方式日益丰富
有效拓宽民众参与慈善活动空间
首届的“公益市集”、“公益寻宝”、“儿童环保行”等慈善体验活动;第三届创新举办首届Vcare中国公益映像节,开设社会创新之旅;第五届首设社区分会场,让慈善走进社区、深入民众。
作为慈善文化传播和慈善教育平台,五届慈展会不断优化展会举办形式,创新公益传播方式,以市民喜见乐闻和便于参与的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公益体验活动,日益得到公众的喜爱与认可。到第五届慈展会,开展的配套路演、沙龙和公益体验活动超过400场,迎来了25个省市代表团近550名代表观摩,观展民众达18.6万人次。
国际影响力迅速扩大
着力打造立体式公共外交模式
近年来,展会通过开设国际公益展区、开展国际公益峰会等方式,吸引了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9家国际公益机构、100余名外籍嘉宾参展参会,集中展示了国际公益组织的优秀项目以及国内公益组织的海外公益项目和工作模式,以及开展国际援助的通用规则、实施步骤、运营管理和典型案例,加深了中国慈善事业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了国内慈善组织积极“走出去”开展国际合作,开启了一个政府、企业和慈善组织共同参与的立体式公共外交模式。
在此基础上,一些国内慈善组织和企业如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爱德基金会、壹基金、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中兴通讯基金会、深圳市弘法寺慈善功德基金会等,开始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并在尼泊尔、柬埔寨、缅甸、苏丹、印度尼西亚、埃塞俄比亚、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开展国际援助项目,在履行国际社会责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