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扶贫 攻坚有我
发表日期:2019-08-15 10:53:45


“一元扶贫,攻坚有我”母项目包含“一村一幼为爱守凉山”“事实孤儿我想有个家”等14个子计划,覆盖四川凉山州、四川阿坝洲、云南怒江州、甘肃甘南州、西藏林芝市察隅县、新疆喀什、青海玉树、广西河池等深度贫困地区。截止至9月30日,项目公众筹款达125.23万元(含子计划),腾讯配捐近13万元,捐赠人次达9.4万。其中,“高原贫寒老人盼暖冬”子计划和“为高寒孩子雪中送炭”子计划在99公益日期间完成公众筹款目标。

01一村一幼为爱守凉山

肖肖(化名)是凉山一村一幼喜德县依洛乡乃加村幼教点的辅导员,她所在的幼教点,没有直达交通。每天,她要徒步一个多小时山路,才能见到她的“小心肝”们。

这样的日子,肖肖已经坚持两年多了。短短两年,身边的同事却已经轮换了好几波。山高村僻、交通不便,再加上辅导员工作繁杂、考核要求高、工资微薄,没有人愿意来,来了的人也留不住。这便是一村一幼辅导员的现状。

其实肖肖也有过放弃这份工作的念头,可是一想到村里还有那么多孩子们在等待自己的到来,心里又打消了这个念头。肖肖知道,自己发自内心喜欢这群孩子,热爱这份工作,即使这里没有宽敞明亮的教室、没有平整的操场,她和孩子照样可以一起学习、做游戏;没有五颜六色的幼儿用书,肖肖照样可以寻找适合孩子们成长所需要的知识;没有玩具,她也会在周末时候买素材、找资料、DIY……

肖肖的爱得到了回报,孩子们喜欢她、亲近她、信任她,亲热地唤她姐姐。更让肖肖有成就感的,是明显看到孩子们的改变——自从教会孩子们洗手、洗脸、打扫卫生后,就再也见不到以前脏兮兮的脸蛋和教室了。

在普通话教学上,上千遍的教读演练,终于把孩子们从彝腔“哟亮”改成标普“月亮”。当孩子们从彝语“卡撒撒”到学会普通话“谢谢”,肖肖的心里蜜一样的甜。

扶贫先扶智。在凉山彝族自治州这个全国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学校办学条件差、交通不便、收入水平低,优质师资“进不来”也“留不住”。为完善教学硬件基础支持、稳定专业的师资力量辅助,2018年8月14日,蓝光集团与凉山州教体局、凉山州教育基金会签定协议,正式启动“一村一幼”教育扶贫援助公益项目。该项目决定在凉山州17个县(市)各选出1-2个幼教点作为示范点,按照幼教点设施配备标准,协助完善幼教基础设施,帮助培养稳定专业的幼教师资,促进全州专业幼儿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从根本上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让更多彝区的孩子受益。目前,17个县市27个蓝光村级幼教示范点完成选点确认,并已完成幼教示范点所需设施和教辅教具及教玩具的采购配置和安装到位,同时,覆盖雷波县、喜德县464个村级幼教点实施国家“学前学普”行动所需的电视、功放等设备也已全部到位。首期五年制、共计44名学生的“蓝光幼师班”也于2018年9月中旬在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正式开班。

1-2-0.jpg

02为高寒孩子雪中送炭

建于2003年的多秀村寄宿小学,海拔4513米,是可可西里无人区唯一一所寄宿小学。学校由当地牧民与政府共同出资建立,只为了让游牧的孩子们拥有正常接受教育的机会。由于牧民的经济收入不稳定,无论家里能够承担多少学费,只要把孩子送到学校,学校一律无条件接收和照料。 

于是,从幼儿园至三年级的牧区小孩,都被父母送到这里。最近的乡到学校也要90多公里,孩子一学期最多回一次家。其他时间,学习、生活、娱乐等等,都在学校。 多秀村寄宿小学,就这样成为了孩子们的第二个家。

 七月的可可西里偶尔已经飘起了雪花。到了冬天,零下40℃的气温和七八级的风很常见,孩子们的手上、脸上都会生冻疮,冻疮,似乎是高原、高寒地区孩子的标志。 这里一年中有长达八个月属于寒冷冬季,几乎终年飘雪,被大家称为“地球第三极”。 9月,虽然我们还在秋日的骄阳下,但在多秀村,已然快到大雪封山的凛冬,学校也在为孩子们的冬季燃煤费尽心思。 

当寒风夹杂着雪花从窗缝钻进教室,温暖对孩子们显得额外重要,燃煤供给成为高原格桑花们穿越严寒的重中之重。因为经费短缺,学校每年都要依靠社会力量去筹集越冬的大部分燃煤。 

 老师说,采购取暖的煤炭,得前往250多公里外的格尔木市。除了采购费还需要运输费、装卸费,着实不是学校能够有能力完全筹集的。希望社会各界为孩子们的冬季取暖贡献自己的爱心和力量。 

为了顺利过冬,此项目为多秀村寄宿小学募集8个月供暖燃料,共40吨煤,让孩子能在温暖的教室和宿舍里度过冬天,学校也有燃煤为孩子们做饭。 

 闭塞的藏区,文体娱乐活动非常欠缺,这次见到孩子们,他们说想有个自己的篮球场。因此,项目同时为多秀寄小援建一个标准篮球场,一个学校唯一的体育活动场地,让孩子们也能安全、快乐地开展室外运动。

北京热腾公益基金会为此项目成立了15人的志愿者团队,其中曲麻莱当地志愿者10名,基金会工作人员5名,燃煤善款在接收到之日起30天内,由基金会志愿者配合多秀寄小采购完毕,鉴于高原地区恶劣的天气情况,篮球场的施工工程需在20205月份前后开始动工执行。

1-1-0.jpg

03事实孤儿我想有个家

电影《何以为家》中,12岁男孩赞恩起诉自己的父母,原因是父母生下了他,却没有能够好好的抚养他。他们只负责把孩子生下来,却从未考虑过他们的成长和未来,于是,女孩变成一种商品, 11岁就要给别人当新娘,换钱补贴家用;男孩是一种工具,养家糊口照顾更小的孩子,甚至要陪着妈妈一起买卖毒品;年幼的孩子犹如牲畜,靠铁链锁定活动的半径…

这些孩子,被叫做“事实孤儿”,他们有的无人监护,有的父或母一方无监护能力,没有家庭的关爱,他们过得和真正的孤儿一样苦。

如果这些孩子,能像炎炎一样来到SOS儿童村,应该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炎炎是在SOS儿童村长大的孩子。5岁那年,父母双亡,他被送到这里。是勤妈妈,抱着哭泣的他,度过一个个夜晚。炎炎发育晚,上幼儿园时还口齿不清,别人都叫他“傻子”。在当时还不过20来岁的勤妈妈日夜交替的耐心陪伴下,炎炎开始有了表达的欲望,能流利地说话,开始与人正常交往,学习成绩也开始逐步提升,最终考入云南一所本科院校。这是“勤妈妈”在SOS儿童村里开创的“神话”。炎炎从“傻子”顺利长大,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勤妈妈却不敢老:22年来,她照顾着近30个孩子,即使他们和自己没有一点血缘关系。 

SOS儿童村里,还有更多的“勤妈妈”,她们不婚不嫁,为孤儿们付出了最美的年华。因为“勤妈妈”们的存在,那些曾经历过无助和绝望、甚至自暴自弃的孤儿们,在SOS儿童村里,重获妈妈们的关怀和爱、家庭的温暖、兄弟姐妹的陪伴。在这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中,他们心怀感恩,并通过自身努力,获得继续读书深造的机会。

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发起,中国SOS儿童村协会负责执行的“事实孤儿我想有个家”项目,在过去三十多年收养、抚育了3138名失去父母、失去家庭的孤儿,其中2038名孩子已离村,相继走上各自的工作岗位,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共培养了663名大专以上、244名大学本科、43名研究生、16名国外留学生。自2012年起,居住在SOS儿童村的孩子们,连续六年高考升学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