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小奶牛”撬动“大产业” 中国电建产业扶贫见真章 --中国电建精准产业扶贫案例
发表日期:2020-09-13 21:49:27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建”或“公司”)党委高度重视定点扶贫工作,多次召开会议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重要论述,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关于“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的新部署、新要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战略决策和国务院扶贫办、国务院国资委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安排部署,公司主要负责人多次深入定点扶贫县调研考察指导扶贫工作,并强调要充分发挥中国电建行业优势,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确保很好地完成公司所承担的定点扶贫工作任务。

一、企业简介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电建”)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管理的中央企业, 2020年位居《财富》世界500强企业第157位、2020年《财富》中国500强第29位、2020年ENR全球工程设计公司150强第1位、2019年ENR全球工程承包商250强第5位;拥有9个国家级研发机构,8个院士工作站,8个博士后工作站;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11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722项,拥有专利14841项。业务遍及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电建是全球清洁低碳能源、水资源与环境建设领域的引领者,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骨干力量,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龙头企业,为海内外客户提供投资融资、规划设计、施工承包、装备制造、管理运营全产业链一体化集成服务、一揽子整体解决方案的工程建设投资发展商。此外,受国家有关部委委托,承担国家水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的规划、审查等职能。

中国电建始终秉承“建世界一流企业,创全球卓越品牌”愿景和“事耀民生,业润社会”理念,肩负“建设清洁能源,营造绿色环境,服务智慧城市”使命,坚持精工良建、品臻致远,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打造政府、业主认可,职工、社会满意的和谐企业,努力创造价值、回馈社会。

二、尽责倾心开展产业扶贫

(一)强化责任落实,谋划产业扶贫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中国电建深入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开发式扶贫作为脱贫基本途径,积极探索适合贫困县当地的特色产业发展道路,从根本上确保脱贫效果持续稳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晏志勇在过去的一年中两赴公司定点扶贫县剑川县调研考察,并在调研中提出了很多指导性建议。公司扶贫办工作人员和剑川县政府扶贫工作人员按照公司领导指示并结合剑川县自然条件特点和深耕剑川扶贫工作多年经验,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后提出了万头奶牛养殖及10万亩牧草种植产业扶贫项目,以一种创新的产业扶贫方式为剑川县打赢脱贫攻坚战保驾护航。

通过万头奶牛养殖及10万亩牧草种植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贫困村可通过集体股份增加村集体经济,开发脱贫增收公益性岗位和实施特殊困难户帮扶;贫困群众可通过土地流转、就近务工、按订单种植饲草以及养殖奶牛增加收入。项目惠及全县88个行政村,覆盖4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直接带动剑川县全部尚未脱贫3475户13023人持续增收,助力剑川县脱贫摘帽,有效防止返贫。项目全部达产后将形成剑川县15.165亿元的社会经济总产值,带动近10万农户发展牧草种植业,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的同时,有效防止产生贫困村和非贫困村、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待遇的“悬崖效应”。同时,此项目中奶牛全部实行舍饲,大量利用农副产品和秸秆作为饲料,不仅避免对生态系统的破坏,而且可建设因秸秆焚烧造成的污染和浪费,通过项目建设,促进生态农业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大量的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改善土壤结构,降低粮食生产成本,实现“以粮补畜,以畜促农”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大力开展种草种植,起到很好的保护环境作用,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

(二)攻坚克难,创新模式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在2019的春天,在老君山脚下,一座奶牛牧场的建设已经开始了。这座位于剑川县羊岑乡占地约700亩的奶牛牧场是中国电建捐赠投资的万头奶牛养殖及10万亩牧草种植产业扶贫项目中的一处牧场。过去,剑川县因地处高寒、气候冷凉,粮食产量相对较低,每年有近10万亩冬闲田和闲置耕地,农业增收较困难,现在,这座正在建设中的牧场正给当地农民带来新的希望。

1.盘活存量,发挥优势

中国电建定点帮扶贫困县剑川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北部、滇西北横断山脉中段、“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南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云南省革命老区县。2018年6月动态管理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总计7775户31229人,其中尚未脱贫3475户13023人,贫困发生率为8.25%。剑川县域国土面积2250平方公里,地处高寒、气候冷凉、生态环境良好,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其中山区面积占94%,土地资源丰富,耕地面积36.4万亩;年平均气温12.5℃,年均降雨量795.3毫米,霜期138天、森林覆盖率达72%以上。剑川饲草饲料资源丰富,草原总面积为119.63万亩,可利用草原面积104.08万亩,年产鲜草430万吨。由于气候冷凉,每年尚有约10万亩冬闲田和闲置耕地可供利用。此外,还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充分利用好剑川县丰富的土地资源和饲草饲料资源并促进贫困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就近务工、按订单种植饲草以及养殖奶牛持续增加收入,促进剑川乳畜产业和种植业产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三产融合,大力发展旅游观光产业,建立扶贫长效机制,促进乡村发展振兴,经充分地调研论证,中国电建与剑川县委县政府一道共同商议,提出以“吃高原生态草、挤生态牛奶、创生态产值”的理念,开展万头奶牛养殖及10万亩牧草种植产业扶贫项目,旨在把剑川草畜业打造成全国独具特色的高原生态草业。

2.“1+6”产业扶贫项目新模式

产业扶贫项目离不开前期集中投入。为此,中国电建产业扶贫项目注重发挥多方合力作用,包括扶贫捐赠单位先期资金撬动作用,引入社会合作企业投资放大作用,地方政府平台公司资金整合作用,以及通过订单式种植模式培育县贫困村集体、贫困户发家致富的内生动力作用。通过招商引入合作企业——云南皇氏来思尔乳业有限公司,并签订长期合作协议,采取“扶贫单位+县委政府产业平台公司+外部合作企业+金融机构+村民合作社+农场主+贫困户”的“1+6”产业扶贫项目模式。

2018年,中国电建向剑川县扶贫捐赠产业扶贫资金3000万元,专项用于实施万头奶牛养殖及10万亩饲草饲料种植业项目。按照要求,剑川县政府将该资金作为资本金注入剑川县兴农扶贫开发有限公司(平台公司),加上县政府按计划到位的2000万元资金,共5000万元作为项目资本金。资本金到位后,金融机构按照资本金4倍的规模进行融资配套,同时引入的社会合作企业——云南皇氏来思尔乳业有限公司负责投入3.2亿元,共同建设总投资5.5亿元的万头奶牛养殖及10万亩饲草饲料种植业项目。

万头奶牛项目估算总投资约55000万元,包括基础设施及附属设施建设、配套设备购置等,估算投资19000万元;购买奶牛费用25000万元;经营周转金5000万元;牧草加工厂的建设及周转金5000万元;奶牛场“三通一平”建设资金1000万元,以满足两个牧场用水、用电需求及平整土地、主干道建设。

该项目资金来源方面,引进的社会合作企业云南皇氏来思尔乳业有限公司负责筹集资金3.2亿元;剑川县政府通过中国电建捐赠扶贫资金及部分整合资金合计5000万元为项目资本金,剩余1.9亿元由地方金融机构配套贷款落实。在与云南皇氏来思尔乳业有限公司签订的长期合作协议中,明确界定了各有关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以确保项目建设所需资金按计划足额到位。

3.“大产业”带来“真增收”,多方共赢

奶牛养殖及10万亩饲草饲料种植特色产业项目通过小投入撬动大投资,引入社会合作企业投资,带动剑川县地方优势产业发展,促进贫困户持续增收,产业项目的实施覆盖剑川县当前全部尚未脱贫的3475户13023人并从中受益。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也实现了多方共赢。

一是产业扶贫项目带动作用明显,通过促进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产业链得到进一步延伸,创造就业岗位同时,可使剑川县80%的贫困农户至少掌握一门实用技术、参与一项种植业和养殖业,人均有1头(只)商品牲畜和1亩经济农作物,县域经济内生发展动力大大增强。

二是由剑川县兴农扶贫开发有限公司提供1000万元资金,以村集体经济的名义对奶牛场投资,用于“三通一平”的投入。合作企业云南皇氏来思尔乳业有限公司按年5%的租用费租用期限 10年,年租金50万元,共需提供租金500万元,10年后无偿使用,产权仍归村集体。年租金量化分给10个贫困村,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每个村5万元,满足国家对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的要求。

三是520户贫困户组建合作社,以合作社名义申请小额贷款,每户贷款5万元,合计贷款2600万元,贷款利息4.35%。由剑川县政府贴息6年。合作社投资奶牛场基础设施及附属配套设备。合作企业云南皇氏来思尔乳业有限公司按年收益6%提供投资收益,2600万元年收益156万元,6年提供投资收益936万元。每年每户收入3000元,受益贫困户520户。6年后,云南皇氏来思尔乳业有限公司偿还本金给合作社,合作社归还银行。

四是剑川县政府提供扶贫资金1500万元,补助3000户农户,每户5000元。1500万元购买600头奶牛,出租给来思尔公司,来思尔公司按照还本付息方法,每年每头牛还本付息6000元/年,年还本付息360万元,合作期五年,五年收回1800万元。每头牛分配到5户受益(1200元/户),3000户农户五年每户收益6000元。

五是牧草加工厂一期工程,每年为当地提供250个就业岗位,年收入4万元/人·年,年人工收入1000万元。二期工程投运后,每年一期、二期共提供500个就业岗位,年收入4万元/人.年,年人工收入实现2000万元。

六是万头奶牛产业发展,一期带动五万亩种植产业,解决五万农民工种植务农工作,人工收入3500元/人·年·亩,年收入实现17500万元。二期投入后,一期、二期带动十万亩种植产业,解决十万人农民工种植工作,人工年收入实现35000万元。最终万头奶牛产业扶贫,通过引入龙头企业,发挥扶贫产业公司作用,创造十万人的种植就业工作,实现可持续的精准扶贫。

中国电建牢牢把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围绕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目标,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剑川县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定点帮扶工作,并逐渐摸索出了一条中国电建自己的扶贫模式。当前,脱贫攻坚战已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中国电建将继续加大对定点扶贫县的扶贫力度,帮扶更多产业扶贫项目和民生改善项目,紧紧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讲话精神,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供稿)

屏幕快照 2020-09-13 下午9.49.0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