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逾3000户家庭享受无障碍改造
发表日期:2023-09-01 12:00:00

卫生间扶手、床边扶手、浴室座椅、智能呼叫器……深圳无障碍环境持续优化,近三年来为超过3000户残疾人和老年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让他们的生活更加方便。

《深圳经济特区无障碍城市建设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近日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推出400多套无障碍保障房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杆。《条例》于2021年实施,是全国首部无障碍城市建设地方立法。

根据执法检查报告,条例实施以来,深圳无障碍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在出行、信息交流、公共服务和融入社会等方面更加便利,深圳也由此更有温度。

在居住环境方面,近三年,我市为380多户残疾人和2600多户老年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市级新增47个保障性住房项目已配置无障碍住房 426套。保障性住房优先保障残疾人1000多户,老年人4600多人。在出行方面,我市369个地铁车站均已设置了上下车无障碍渡板设备,已有3500多台公交车配备了导盲系统。全市累计已投放100辆纯电动无障碍巡游出租车,保障残障人士、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出行乘车需求。在公共服务方面,我市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均设置了低位服务台,普遍能够提供盲文、有声、大字、图片等形式的个性化办事指南,配有老花镜、手语翻译机等设备,配备工作人员、志愿者为特定群体实现现场业务“轻松办”。

建议一:无障碍设施既要建设好也要维护好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执法检查也发现《条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方面,无障碍设施设置不够规范,执法检查组实地检查的10个区100多个无障碍设施点位中,许多存在诸如无障碍坡道过陡、坡道扶手设置不规范、无障碍卫生间扶手安装不规范、无障碍电梯内未设置镜面及扶手、盲道不连续或者引向障碍物等缺陷;另一方面,无障碍设施维护管理亟待加强,无障碍停车位、卫生间等设施被挤占、损坏的情况时有发生,部分无障碍设施损坏后维修不及时,部分设施在新建、扩建或者改建过程中被有意或无意地改变用途。

报告建议,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的前置审查,严格把好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审查关,确保每个项目的无障碍设施都符合规范要求。同时,建立无障碍设施质量管控监督体系,设立动态管理数据库,依时更新设施分布和现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要研究制定统一的无障碍设施维修保养规范,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拥有谁维护”的原则,督促所有权人或者管理者做好日常养护管理工作,确保无障碍设施功能完善、使用安全。

建议二:做好无障碍城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衔接

从植入听障人士体内的人工耳蜗,到协助行走的软骨骼机器人,再到智能仿生手、智能助盲帽……近年来,一项项“黑科技”改变着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生活。

报告认为,深圳高新技术企业众多,在科技创新上有显著优势。应该加强科技赋能,做好无障碍城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有效衔接,深化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模式在无障碍环境领域的应用,拓展可视、可听、可行、互动式的应用场景、产品和服务,以科技助力有需要者消除障碍,实现共融共享。

移动支付、网上预约挂号等方式的出现,极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尤其是对于那些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来说,这些便利反而变成了一种不便。报告建议公共服务事项应保留人工办理等传统服务方式,推动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发展、互为补充,为有需要群体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

无障碍城市建设法律法规与标准培训班开班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于今日起施行,深圳是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先行者,8月30日至9月1日,为期三天的“第二期无障碍城市建设法律法规与标准培训班”在大鹏新区开班。

此次培训在深圳市残联的指导下,由深圳市无障碍环境促进会主办,多位国内无障碍环境建设相关的知名专家、学者为学员授课。此次培训将增进学员对无障碍城市建设工作的理解与支持,进一步提升我市工程建设、设计、施工单位的无障碍意识和无障碍建设整体水平,确保每个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无障碍设施建设都符合规范要求,让每一位有需要的人士都能安全舒适顺畅地行走在深圳。


来源:深圳政府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