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打造慈善精准帮扶基地助力脱贫
发表日期:2018-05-25 12:07:27

提升帮扶能力 增强脱贫功能

浙江打造慈善精准帮扶基地助力脱贫

慈善机构是公益性的社会组织,做好扶贫脱贫工作是慈善组织的首要任务。近年来,浙江省以打造慈善精准帮扶基地的模式,努力提升慈善组织精准帮扶能力,进一步增强慈善助力脱贫的功能。

顺应慈善需求顺势而为

去年11月,浙江省首个慈善精准帮扶示范基地在开化县成立。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该基地旨在提升慈善帮扶精准性和有效性,将慈善公益组织的服务和资源与困难地区的需求精准对接,减少因供给与需求不对称所造成的无效帮扶和资源浪费,更好地满足困难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该基地根据开化群众的实际需要,对接相关慈善组织,提供精准、细致的帮扶服务。

为什么是开化?作为浙江省母亲河的发源地,开化为保护全省人民的水源,放弃了很多经济发展的机会,困难群体和需要公益服务的群体众多,当地公益慈善需求旺盛。

此前为何浙江的慈善资源不少选了我国西北、西南,而忽略了省内有需求的地区?浙江省民政厅慈善事业促进处处长陈小德回答道:这也许是因为信息不对称,没有一个公益信息交汇平台,没有精准有效的对接,很多浙江慈善资源才流落省外。

“慈善跨区域流动是一个很正常、也很必然的现象,况且我们也有援助西北、西南贫困地区的政治任务,但我们也不能忽视省内同样有很多地方还需要慈善救助。浙江经济再发达,也还是有很多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体,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他们都是需要公益慈善重点关注的人群。不是没有需求,而是需求不被知晓、发觉。此时,由政府机构出面建立帮扶示范基地,搭建这样一个慈善信息交流平台,是顺势而为、乘势而上。”陈小德说。

将建立更多慈善基地

很多经济上欠发达、公益需求量大的地区,公益慈善都可有所作为。在未来的各个特色慈善基地上,所有的公益需求方都能通过平台精准有效对接,大家都能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这正是公益慈善事业专业化发展的表现。

未来,浙江省将根据示范效应,在全省范围内各个地区打造区域特色的慈善基地。陈小德做了个比喻,就好比以前各区域的“块状经济”,海宁做皮草、萧山做纺织、义乌做小商品等,未来的慈善领域也将体现地方区域特色,各有倚重。比如,嘉善慈善文化深厚,可考虑打造慈善文化基地;德清注重慈善队伍建设,那么未来可以考虑建立慈善人才培育基地,宁波等地可以打造慈善组织孵化基地等等。

以上虞区百味园果蔬专业合作社为例,该基地是浙江省首批农业慈善扶贫示范基地,作为浙江省10个造血型扶贫基地项目之一,基地成立五年多来,采取“农户+基地+合作社”发展模式,基地内种植有猕猴桃、樱桃、草莓、水蜜桃等多种作物,优先安排周边低保等困难群众参与就业,扶持他们开展种植经济,并帮助售卖,提高了当地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

陈小德表示,慈善精准帮扶示范基地的成立,意味着浙江省慈善领域的“招商引资”和“孵化器”将逐渐成为机制。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这个“雪球”将越滚越大。


来源:慈善公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