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创干货 | 小新带你回顾慈展会社会创新论坛,错过的小伙伴别慌!
发表日期:2018-09-29 09:30:57

第六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 “社会创新助力脱贫攻坚”研讨会于9月21日在深圳会展中心水仙厅举行,研讨会分为开幕启动,主旨发言,社会创新案例分享,圆桌论坛和总结点评五个部分。今天小新就给各位小伙伴带来圆桌论坛环节的主要内容。

不算剧透的剧透:

#社会组织如何参与精准扶贫#

#教育+公益模式如何推进#

#公益倡导与传播之间的关系#

#香港青年如何参与内地的社会创新#

圆桌论坛

时间:16:40—17:20

主题:大湾区社会创新枢纽型组织

如何联合推动精准扶贫

嘉宾主持人:周如南  广州市社会创新中心理事长

小新带你回顾慈展会社会创新论坛,错过的小伙伴别慌!.jpg

壹丨第一部分

议题一:从政策角度解读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如何参与精准扶贫,推动社会共同发展?

嘉宾:饶锦兴  深圳社会组织研究院院长

周如南:今天我们的主题是粤港澳大湾区社会创新枢纽型组织如何参与推动精准扶贫,期待各位嘉宾的精彩观点。

我想问一下饶锦兴院长,您作为东道主,同时也是深圳社会组织研究院的院长,首先能否请您从政策的角度分享一下社会组织如何参与到精准扶贫中?其次,2016年出台《慈善法》后,社会组织如何去定义?最后,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中的定位是怎样的,是补位作用还是主位作用?

饶锦兴:谢谢主持人。这个论坛我觉得非常有意义,主办方在会前给我们布置了作业,我认真地把几个文件读了一下。我最大的感受是,社会组织要关注精准扶的工作,与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分不开的。

我看了文件以后,认为我们需要高度重视的一点是考虑到改革开放后经济模式的转型需要,社会组织将如何参与其中?结合今天的话题,社会组织怎么样通过参与脱贫攻坚,并把这样一个行动变成对中国甚至对全球有影响力的社会创新实践?

如果再进一步讲参与,我认主要是指发达地区怎么参与扶贫。

所以我觉得除了文件提到的扶贫开发办公室,还应该其他参与主体。在社会组织参与扶贫过程中,有非常多的案例,这些案例的梳理、总结、归纳对我们社会组织这一领域是特别重要的。

在这里我特别讲一下,包括深圳还有一系列农科产品,我发现有一个很重大转变,我们不只是在公益的角度上讨论这个话题,还要进一步探讨创新的理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讨论比较多的营商投资也在其中;这个城市社会组织的参与,也是我们重要的着力点。

我想分享关于社会组织如何参与精准扶贫的另一个层面,是我们城市的社会组织需要做的一项工作:怎么样推动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在地化的社会组织发展(我感觉从整体来看,我们农村的社会组织发育是非常不足的。)

我认为中国的变革实际就是社会组织的变革,我们党很重视农村组织建设,这对当前的中国社会变革产生巨大的影响;但是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农村的体系化改革,特别是人员大变动以后我们并没有建立相应的基层组织体系,我希望未来城市社会组织能把农村的社会组织发展作为一个关键的落脚点。

比如在社会里面,那些关注农村综合发展之类的组织在农村可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特别讲到:要在一个县级的层面建立更多的基金会,让中央政府的精准扶贫的政策能够可持续。这一点我们要牢记,在未来,我们的基金会特别是农村公益基金会要为精准扶贫做到可持续的发展。

我认为对中国农村社会来讲,可以把社会服务业视作一个新产业来发展,来解决我们当下因为这些年来城乡经济差别或者是扭曲的经济模式造成农村的社会问题。

当我们把这些社会问题放在未来产业里面培育,我认为这样的社会组织是大有可为的,特别是社会组织机构对农村大量贫困留守儿童、老人都可以有所帮扶。慈善的资源是非常有限的,但是社会保障是万亿级的,所以我想通过今天的初步分享,希望对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遇到的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

小新带你回顾慈展会社会创新论坛,错过的小伙伴别慌!1.jpg

贰丨第二部分

议题二:如何支持青年人公益创业,回应公共社区尤其是贫困社区的需求?

嘉宾:王胜强 广东省岭南教育慈善基金会秘书长

周如南:饶锦兴老师认为不只是在城市发展社会组织,同时我们需要大量发展农村社会组织。以前农村是有社会组织的,目前是乡村重建。公益慈善不只是具体的做事,还要有一个产业思维。大力发展现代服务行业,让整个行业丰富起来。

王胜强秘书长来自广东省岭南教育慈善基金会,该基金会对于幼儿园教育、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乃至养老都自成一个系统,其背后是有资本在进行运作的。习近平主席也讲了教育扶贫,关于教育扶贫方法,您有什么建议?

王胜强:谢谢主持人,这个也是我们一直梳理和总结的部分,我也提前做了相关的功课。

在这里,我分享一个案例。在教育+公益这一板块,我们岭南集团在扶贫攻坚方面是这样做的:我们跟贵州一个县的培训班进行合作,集团是以职业教育为主,有80多个专业,每年三下乡活动主要是把高校的学生团队派出去。我们要走进贫困地区或者了解贫困县,调研当地的需求,尤其是对教育的需求。后来发现,当地不仅仅是教育出了问题,其实老龄化也比较严重,每个村里20-30岁的党员几乎是没有的,有的只是50-60岁的老干部。

我们也调研了当地的教学情况,跟当地的县政府、教育部门聊到要改变这种现状,唯一的方式就是把他们带出来,带到我们的学校来学习。

主要学的专业都是与当地的经济结构、经济环境相结合的职业技能,比如电商、机电一体化、生态农业、医药健康、护理专业等20多个专业,他们可以随便选专业。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给他们增加与公益慈善、社会组织、现代技能技术培训相关的课程;在这些学生的自我发展、成长过程当中,我们也会给他们更多的资助(他们的学费是全免的)。

我们也会在他们在校期间,发展他们成为入党积极分子,这与我们下一步的计划是有关联的。等课程结束后,我们送的不是一个人回去,而是企业资源、学校的资源的整合;我们想办法把他们在校期间所组建的学生社团资源、学习就业的资源一起送回去,带动本土的教育、文化,尤其是经济产业结构上的提升和优化,从而实现整个乡村振兴、乡村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是项目后续所产生的积极效用。

后续的部分就是我们对项目的持续跟踪、我们做了一个样板,接下来想继续这样做。在这里,我呼吁大家,如果有感兴趣或者有想法的贫困地区的教育部门、县政府可以一起参与进来。由于这个项目涉及到很多大金额的支出,学生的生活费都是我们共同解决的,采用的模式是政府帮扶一点,企业赞助一点,学校承担一部分,社会资助一点。在实践的过程中,这种教育+公益的模式切切实实是行之有效。

叁丨第三部分

议题三:从传播的角度看如何整合资源,进行公益倡导,推动精准扶贫?

嘉宾:郭媛  爱德基金会品牌传播督导,广州市爱德公益发展中心副理事长,广东省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兼社会创新中心主任

周如南:感谢王胜强秘书长的分享。郭媛老师是爱德基金会品牌传播督导、广州市爱德公益发展中心副理事长、广东省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兼社会创新中心主任,您之前还是媒体人,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请您从传播、倡导的角度谈谈如何整合资源,如何进行公益的倡导,从而推动扶贫事业的发展。

周如南:感谢王胜强秘书长的分享。郭媛老师是爱德基金会品牌传播督导、广州市爱德公益发展中心副理事长、广东省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兼社会创新中心主任,您之前还是媒体人,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请您从传播、倡导的角度谈谈如何整合资源,如何进行公益的倡导,从而推动扶贫事业的发展。

郭媛:谢谢周老师的主持。各位伙伴,大家下午好。今天听了各位嘉宾老师的分享,确实有很多的干货和收获,我也简单结合刚刚主持人抛出来的问题,从传播倡导的角度分享自己的思考。

第一,专业的事专业的人做。我们做传播、宣传方面,最主要还是要做好舆论导向,把好舆论关,所以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做。首先,我们做公益传播时,最需要的是新闻媒体的专业报道, 比如今天现场就有多家媒体做全场记录;其次,我们要了解脱贫攻坚、社会创新的相关政策解读,就像一开始廖焯荣会长、韦锦坚副局长介绍我们政府政策、社会工作及慈善事业方面有哪些政策指导。这些政策需要进行传播倡导,让我们的社会公众更好地了解和理解我们脱贫攻坚大方向的发展。

第二,专业的事“非专业的人”要了解。回到社会组织,我认为社会组织在新闻传播方面属于“非专业”的事,但我们的从业者深入一线接触社会公众、服务群体,我们以软实力、慈善文化的角度接触企业。在社区里面我们也是服务提供者,这个行业的声音也是通过服务一线的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作为媒体宣传和到达公众之间的接口,所以我们在做这样的服务提供、衔接工作时,在开展行业交流和分享时,也是需要我们很精准地传递政策导向、脱贫攻坚方向,通过社会组织在一线服务时把一线的思考传达给公众,使得我们整个脱贫攻坚和社会创新宣传更加到位。

第三,专业的事需要跨界协同。此次研讨会的12家组织单位、现场17位嘉宾,有来自政府、社会、行业协会、慈善基金会、企业和媒体的代表,大家一起分享有助于跨界协同、创新观点碰撞的舆论材料,又可以让专业的人把专业的宣传做得更好。我们整个现场会务的执行也是多家单位协同和发展的,这种资源的整合更加事半功倍。相信未来在分工方面,不会只由一个公司、一个机构单独完成,每个板块的工作都由不同的队伍协同,包括王胜强秘书长提到教育公益的模式,也是政府帮一点、企业出一点、学校支持一点。

我相信无论是在教育领域,还是在各种合作协同分工上都是需要不同的跨界资源,我们可以将分工、合作、服务实践的思路贯穿到我们的工作过程中。

小新带你回顾慈展会社会创新论坛,错过的小伙伴别慌!2.jpg

肆丨第四部分

议题四:如何搭建民官商互动的平台,以及香港的经验分享;对如何推动香港的年轻人对大陆的了解,同时参与到内地社会创新、公益或乡村建设中?

嘉宾:黄英琦 Good Lab 好单位创办人、MaD 创不同协作主席

周如南:谢谢郭媛老师的分享。资源整合的意思包括协同、创新、众包,其实就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多力量大;我们特别希望跨界思想的碰撞,跨界不只是跨领域的跨界,还有精神的跨界。有请黄英琦老师用跨界的思维分享香港的一些社会创新的经验,一定能够给我们内地的创新扶贫提供一些启发。 

黄英琦:谢谢主持人。各位嘉宾,大家好!我很高兴今天来到深圳,几年前香港有一个扶贫高峰会,下面创办了社会创新基金会,这个基金会有五个亿港币,由政府主导,都是资助实物援助相关的项目。

香港有贫富差距,大概有100万人可能吃不饱,同时我们每天有100万吨的食物被浪费,怎么样用这些浪费的食物解决更多人的温饱问题?通过政府的社创基金,设立了一个平台。 

另一方面,基层的组织、扶贫的机构告诉我们有多少人需要这些食物,我们通过数据的分析:一个酒店有多少食物是可以提供,我们就针对性地分配一些食物。深圳的科技比香港要好,我觉得大湾区的一些城市也可以用这个方法,让食物既不浪费又可以让更多人受益。

我自己也参与的一些项目,比如《大人杂志》。为什么政府的社创基金会支持媒体?我们最缺乏的是一些健康的知识,生病的时候用什么方法可以自己自救?这个是有一些策略的。这个杂志创办后,慈善组织在背后编辑,然后在每个社区下午茶时间(3点-5点)办图书会,大家一起聚聚聊聊天。直到目前这个杂志出来了一年,现在也做得挺好的,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可以与大湾区分享的方法。

刚才两个例子都是方法的一些创新。第三个要分享的是内容创新教师计划,我们知道扶贫第一步都是从教育做起的,教育方面的老师是最重要的;但是就香港的情况来看,在一些贫穷家庭里面老师也要标准化。我们通过慈善基金的帮助,给参与项目的老师10个星期的时间,这10个星期里面不用在学校里面教书,共同参与一个创新项目的孵化。我们带他们到海外考察,10个星期以后他们需要构想一个好的想法。我们请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来研究这个项目的成效。

最后一个是创新社会实验室,我们在慈展会也有一个展览。什么是创新社会实验室?那是跟政府部门合作,面对很多群众的服务,民间跟政府一块合作,达到一些创新的方案,这是我主导的MaD 创不同协作项目。

比如,香港有很多图书馆,我觉得要提升阅读的风气,这一点对贫穷基层的家庭很重要,但是家长怎么知道选书呢?基层的图书馆有很多书,都是老人家在看报纸,但是借书的不多。

创新社会实验室是这样的一种形式:通过与阅读者进行交流,慢慢知道他们使用图书馆的背后原因。我们将创新思维的方法用到图书馆创新服务里面,解决基层家庭不懂选书的问题。经过研究,方法就是提高个人化服务,比如一个4岁的孩子喜欢看童话书,6岁的小朋友喜欢看科技书,图书馆的馆长可以帮他们做好分类。这是一个过程,我们可以通过很多方法得到改变。

我希望当大湾区各个城市以及大家谈到的乡村面对很多问题时,香港的青年人也可以跟大湾区的年轻人一起锁定一些问题,大家虚心地研究,经过试验测试,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创新的方案。我希望以后,我们可以加强更多的合作。

来源:广州市社会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