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社会服务稳步发展但仍面临严峻挑战
发表日期:2019-01-09 17:22:21

近日,《中国民政统计年鉴:中国社会服务统计资料2018》出版,数据显示,孤儿生活保障津贴标准、儿童福利救助服务机构、儿童服务床位等数据指标发展平稳。下一步,亟待调整孤儿认定标准,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化、基层儿童工作人员队伍专业化将成为工作重点。

2017年儿童社会服务稳步推进

2017年,全国集中养育孤儿平均保障标准达1258.7元/人月,与2016年1143.7元/人月相比,增长10.1%;全国社会散居孤儿平均保障标准达858.2元/人月,与2016年792.9元/人月相比,增长8.2%。

分地区来看,2017年,东部地区集中养育孤儿保障水平较高,东北地区社会散居孤儿保障标准领跑全国。集中养育孤儿平均保障标准北京、江苏、上海最高,超过1900元/人月,社会散居孤儿平均保障标准黑龙江、广东、辽宁、湖北最高,超过1100元/人月。与2016年相比,全国集中养育孤儿平均保障标准增长10.1%,其中,湖北(57.7%)、福建(48.6%)、海南(42.7%)年增长率最高,除天津、江西、西藏、陕西4个省市没有增长,其余27个省份都与2016年相比都有所增长;全国社区散居孤儿平均保障标准增长8.2%,其中,重庆(63.6%)、湖北(42.9%)、福建(42.6%)年增长率最高,除黑龙江、上海、广西、新疆、贵州、陕西、吉林、山西8个省市没有增长,其余23个省份与2016年相比都有所增长。




《中国民政统计年鉴:中国社会服务统计资料2018》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共有儿童福利救助服务机构663个,床位10.3万张。其中,儿童福利机构469个,床位9.5万张;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194个,床位0.8万张。

从儿童服务床位数变化来看,连续四年来保持在10万张。2010年到2014年,床位数稳步提升,2014年达到最高10.8万个,随后稍有回落,并连续四年保持在10万张。其中,2011到2012年增长最快,增长率达到27.9%。

儿童社会服务3.png

儿童社会服务4.png

从儿童福利救助服务机构数量变化来看,2014年以来逐年下降。2008年到2014年,儿童福利机构数量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数量逐年增加,年增长率在11%至33%。2008年,儿童福利机构数量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数量仅为290个和88个,2014年已达到545个和345个。2015年以来逐年递减,年增长率在-6%至-15%。2017年,儿童福利机构数量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数量为469个和194个,合计663个,回落至2011年水平。

儿童社会服务5.jpg

孤儿认定标准亟待向

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拓展

2012年以来,我国孤儿人口持续减少,2017年仅41万。2017年,我国领取儿童福利证的孤儿人口数(以下简称“孤儿人口”)为41万,其中,集中供养孤儿8.6万,社会散居孤儿32.4万。2012年,孤儿人口57万,2013年54.9万,2014年52.5万,2015年50.2万,2016年46万,2017年41万。其中,集中供养孤儿人口稳步减少,2012年至2017年,集中供养孤儿数从9.5万减少到8.6万;社会散居孤儿人口减少幅度较大,从2012年的47.5万减少至2017年的32.4万。

儿童社会服务6.png

孤儿救助保障范围过窄,应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孤儿保障范围。目前,全国各地发放儿童福利证、领取孤儿基本生活补贴的孤儿仅包括失去父母双方的儿童。而那些父母一方遭遇死亡、重伤、失踪、服役、重病等,丧失抚养能力,而另一方也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履行抚养义务的儿童,其生活处境和父母双亡的孤儿相似,被排除在孤儿保障制度之外。根据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2011年《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全国约58万名“事实孤儿”,由于政策缺失,这些与孤儿处境相似的儿童难以获得相应的救助和关怀,其中,“爹死娘嫁人”这类儿童人口约在50万。世界各国孤儿人口占儿童总人口比重平均在8%左右,很多国家将失去一方父母的儿童,也纳入孤儿保障制度范围。相比而言,我国孤儿保障范围过于狭窄,严格限定须父母双方均死亡,应进一步放宽孤儿认定标准和程序,尽快将更多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孤儿保障范围。

儿童福利机构床位闲置率达16.5%,

应加快向社会开放

从儿童福利机构床位建设情况与供需关系来看,2010年以来,经历了从床位严重紧缺到床位数超过集中供养儿童数量的发展过程。2017年,全国集中供养孤儿8.6万人,儿童福利机构床位数10.3万张,床位空置率达16.5%,再创历史新高。2010年至2012年,儿童福利机构床位数量一直无法满足集中供养儿童需求,2010年集中供养儿童10万人,床位数仅5.5万张;2011年集中供养儿童10.8万人,床位数6.8万张;2012年集中供养儿童9.5万人,床位数8.7万张。随着孤儿人口数量减少以及儿童福利机构基础设施增长,2013年至2017年,儿童福利机构床位数多于集中供养孤儿数量,床位空置率达到4.1%(2013年)、13%(2014年)、8%(2015年)、12%(2016年)、16.5%(2017年)。

儿童社会服务7.png

为此,儿童福利机构应加快向社会开放。接收社会散居孤儿、社会残疾儿童、临时监护困境儿童,为更多家庭儿童提供低偿甚至无偿的日托照料、残疾康复、特殊教育等服务内容,最大化发挥资源优势,推动现代普惠型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建设步伐。

儿童社会服务8.png

儿童保护服务设施

与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儿童保护工作职责,已从被动救助向主动保护转变。近年来,“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逐渐改名为“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服务对象从流浪儿童向特殊困境儿童扩展,2017年,全国未成年人保护中心194个,职业社会工作者145人。

从全国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数量变化来看,2014年以来数量逐年减少,2017年降至不足200家。2008年至2014年逐年增长,2014年达到345个。随后,2015年至2017年,呈现逐年减少趋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降至275个(2015年)、240个(2016年)、194个(2017年)。

从职业社会工作人员数量上看,职业社会工作者数量持续增长。2008年至2017年,持证社工人数逐年增加,从2008年85个机构的25名社工,发展至2017年194个机构的145名社工。

尽管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及其职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状况稳步推进,但仍难以满足上千万困境儿童的现实需求。我国社工发展快速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儿童领域社工缺乏。以我国儿童福利机构和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的儿童社工为例,2017年,我国儿童福利机构拥有持证的儿童社工为1146人,仅占员工总数的9.2%;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拥有持证的儿童社工为135人,仅占员工总数的8.7%。美国2014年共有64.9万在职社工,其中,从事儿童、家庭、学校领域的社工者达到30万,占美国在职社工总人数的47%,儿童社工在美国社工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基层儿童专业工作队伍亟待加强,儿童专业社会工作人员作为完成儿童福利服务“最后一公里”的使者,具有上传下达的关键作用,在儿童情况监测、问题发现、资源协调和服务提供等方面都发挥关键的作用。

儿童社会服务9.png

儿童专业社工人才培养存在巨大提升空间,势必成为未来工作重点。按照国务院困境儿童保障政策要求,建设一支由69万名兼职或专职儿童福利督导员组成的基层儿童福利服务专业工作队伍,不仅规模庞大,且对于社会工作实务水平要求十分高。


来源: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 儿童福利与保护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