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周刊】看腻了流量霸屏,这股清流可以洗洗眼
发表日期:2022-03-21 15:34:22

7月3日下午,潘定国穿上白衬衫、西裤和干净的皮鞋,坐上从广州开往深圳的高铁。此行的目的,是作为嘉宾参加一档公益视频节目的录制。

从事扶贫工作十余年,潘定国一直奔走在一线,加入中国扶贫基金会,他走过大半个地球参与国内国际救援行动;进入碧桂园成为英德扶贫项目带头人,他在考察调研中五个月走破两双皮鞋。

直到这两年,潘定国才开始逐渐离开一线,回到公司本部工作,同时将自己的实践经验分享给更多人,以另一种方式继续他的扶贫事业。

或许是习惯了埋头苦干,在接受采访时,对于具体的扶贫项目和经历,潘定国总能侃侃而谈,但在当天晚上的试讲排练中,独自站在聚光灯下公开讲述这段经历,他还是显得有些紧张。

b294b4eacdfc4d65b469bc50fe52b454.jpeg

录制现场聚集了来自各个领域的公益人,走上舞台,他们大多显得有些不太熟练,但来到这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目标:让更多人看到和参与进公益行动中。

为了让更多人看见正在改变的中国公益新力量,中国慈展会打造了“TIFP公益新力量”这档视频节目,分享公益领域新锐人物的故事。今年第二季,项目围绕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议题领域招募并选中了七位公益新锐讲者。

在他们的故事里可以看到,公益不仅需要热情,更需要专业,公益不只是给予,更在于参与。

另一种人生选择

出生在江苏省一个小县城的贫困家庭,潘定国的少年时代,是一个寒门学子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励志故事。大学毕业后,潘定国完全有能力过上世俗意义上更体面的生活,但他还是选择回到贫困地区,到广东英德县支教,走上扶贫道路。就如同当时他获得帮助那样,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提供改变人生的机会。

奉献社会之理想的种子在高中时便埋下。

ef07e379c8be483f9a19b1d850b0de66.jpeg

国华纪念中学校碑

2003年初中升学时,潘定国考取了远在广东顺德的国华纪念中学。这是由碧桂园集团创始人杨国强创办的一所纯慈善、全免费私立学校,免学费和全额资助,不仅极大减轻了他家的经济压力,也让他具备了改善生活条件的能力。

在国华的教育中,“既受助于社会,当以奉献社会为终身追求”的价值观,一直伴随着潘定国的成长,也影响了他后来的人生选择。

在2019年之前,因为始终奔走在扶贫一线,潘定国的工作地点是流动的,他和妻子、孩子也因此经历了长达7年的分离和颠簸。每次换地方,妻子总会选择尝试到他所在的城市重新找一份工作,但一家人依旧聚少离多。

702b101f1620479bac5c3e6db24f2362.jpeg

潘定国与项目运营&施工团队

在潘定国印象中,妻子只有过一到两次建议他换个工作的提议,“但仅是提一嘴,没有做更多事情去干预我的选择”。

选择公益,或是冥冥之中注定,或是出于偶然,但相同的是,他们大多选择了和光鲜亮丽的舒适生活相悖离的道路。

27cbaa5e09194a77a2e8cc5f38be35bb.jpeg

当年轻白领带着精致的妆容在亮堂的办公室喝下午茶的时候,90后北京女孩任晓媛正一头扎进乡村,为农村用水问题奔走。在这些地方,获取干净的饮用水尚且不易。

任晓媛接触公益,同样是在高中时。受英国女性公益家珍妮·古道尔影响,任晓媛逐渐意识到,原来有那么一群人,除了在关注自己的成绩成就之外,还在关注世界,关注自然和未来。

她忍不住思考:“虽然我们现在都这么关注成就、关注成败,但是如果说你的未来都没有了,这一切的意义又是什么?”

当她的眼界和认知变得开阔,她更坚定的认为做公益不失为一个很有价值感的使命,便在本科和研究生时有意识的选择了与环境相关的专业。

研究生在海外留学时,因为申请了和水相关的课题研究,任晓媛多次前往印度,实地调研贫困社区水安全,并逐渐关注到中国农村的饮用水安全问题。

5b5fd7067fea49f299b9bb3407a8ddf4.jpeg

任晓媛在印度调研。

从纸面上的一个创想,到聚拢起更多关注水这个议题的人,真正深度去做了很多访谈、沟通,任晓媛发现国内乡村水问题相关资料残缺,于是她萌生了创建“MyH2O吾水信息平台”的想法。

2017年,任晓媛硕士毕业,决定回国全职投入平台建设,希望运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帮助到更多人。

关注环境,更要关心人的需求

同样在2017年,碧桂园向潘定国伸出了橄榄枝,希望他回到集团从事扶贫公益的相关工作。

彼时潘定国正在中国扶贫基金会参与国内外的人道救援行动,想到能在更大的平台上帮助更多人,他毫不犹豫的回到了碧桂园。

beddf71a1e0e488580022c8a07c29c63.jpeg

巧的是,兜兜转转,潘定国从国华出发再回到碧桂园,扶贫事业也从英德出发又回到英德。进入碧桂园的第二年,他成为了碧桂园英德扶贫项目的负责人。

但扶贫工作并没有因为是“故人”而降低难度,与想象中当地百姓听说有人来帮扶便敬你、爱你不同,驻村扶贫过程中,潘定国遇到的最大困难恰恰是当地人的不理解。

项目动工被当地人认为影响风水而多加阻扰,甚至挡在挖掘机前面阻扰施工、土地界限激化邻里矛盾,互不相让......都是潘定国亲身经历过的难关。在乡村一个个寂静的夜里,望着举目无亲的村庄,孤寂和无力感都曾让他产生过动摇甚至放弃的念头。

但有过这些经历,也让潘定国深刻明白,做公益不该是一厢情愿的事情。“解决问题很简单,就是站在老百姓自身的角度考虑问题,了解他们的需求,也告诉他们你是要做什么,不要把自己放的高高在上,觉得我是来帮扶的旧有一种优越感,要紧的是尊重,是人与人的交流。”

e2bbe5f4b15d4934b8429822e79d1648.jpeg

鱼咀村项目施工

事实上,也只有结合当地人的意愿,甚至让当地人积极参与进地方建设,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推动地方的可持续发展。

在实现乡村振兴上,潘定国提到,碧桂园结合企业资源优势和乡村在地特色,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可持续、可复制、系统化地解决中国乡村面临的农产品滞销、就业难等问题。

比如扶贫农业品牌“碧乡”在甘肃东乡所做的东乡农产业,充分挖掘当地特色农副产品,如东乡羊和东乡土豆等等,从产到销,形成一体化。“只有这样的结合,才是多元的、造血性的,才能创造持续性的价值。”

对于这一点,任晓媛同样深有体会。

在探索如何解决乡村用水安全问题的过程中,一开始,团队选择直接给乡村捐赠硬件设施,比如建水站、安装净水器等等。但她们很快会发现,面对外来的捐赠,村里人并不会好好去维护它,设施坏了便再无人问津,甚至有人把设施零件拆了拿去卖。

aba9b8c73ff34deb9a81f9aadd36e97b.jpeg

面对这样的情况,任晓媛和团队才发觉,大家只关注到环境问题本身,却忘了环境中鲜活的人。

于是在新项目中,她们开始跟当地社区合作,让社区一起参与到方案的制定与规划中,一起参与定价,思考盈利收入的使用方向,把更多主权交给当地。“让他们对这个事情有拥有和连接感,意识到这是一件跟他们息息相关的事情,他们才会愿意长期去做这样一件事情。”

向善的力量,要让更多人看到

今年7月,由新周刊主办的2021美好公益大会在上海举行。当晚活动结束后,美丽中国招募及校友影响力总监:陈骁和活动嘉宾在沟通交流后计划展开合作。我们不禁感慨,这次真正实现了“平台”的价值。

平台的价值,正是汇聚和联结更多向善的力量,让热心参与中国公益事业的个人、企业和机构,更好的在公益路上同行。

8abc5e9c2cd24ca59fc9fa0f6a19a0fd.jpeg

在正式录制“TIFP公益新力量”视频节目的前一天晚上,中国慈展会同样聚集了各个领域的公益人,大家共同分享实践经验,相互取经。如深圳市中国慈展会发展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郭云霞所说:“一个人埋头苦干真的不够,我们需要更多的交流互鉴。”

让更多社会议题和解决方案得到更好的传播,让更多向善的力量得以汇聚,这是新周刊与中国慈展会“TIFP公益新力量”节目的共同愿景。

创造更多的公众影响力以调动更多更大的力量,也是任晓媛参选这次录制的初衷。她提到,接下来会尝试做更多跨界,“如果只在公益领域的话,能撬动的资源是比较有限的,我们怎么样能更好的响应政策与政府实现联动,怎么样能够让商业伙伴更好的参与进来,这些都是需要去提升和突破的。”

实际上不仅是政府和资方,如潘定国所说,公益人人可参与。购买滞销农产品助农、尽可能低碳生活、或只是在蚂蚁森林浇水种树……每个普通人所做的微小善举,本质上不仅仅是给予弱者帮助,也是在参与建设属于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未来。毕竟,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来源:新周刊

媒体链接:看腻了流量霸屏,这股清流可以洗洗眼